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破产人已经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分配了,管理人就应该向法院申请终结破产程序。那么破产程序终结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兴悦达助力财税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破产程序的终结的原因
《破产法》第120条规定:“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管理人应当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管理人在最后分配完结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管理人终结破产程序的请求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裁定终结的,应当予以公告。”
(1)债务人无财主分配的案件终结
债务人无财产可供分配,是指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情形。在此情况下,如果继续程序,不仅不必要,而且会产生其他费用。因此,本条规定,债务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破产程序就应当终结。
(2)破产分配完毕的案件终结
破产财产分配完毕是破产程序终结的基本原因,它是指管理人依据破产分配方案,将已变价的破产财产或者不需要变价的破产财产全部分配给各请求权人。在最后分配完结后,管理人也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终结破产程序。
二、破产欺诈罪的主体
破产欺诈罪的主体是破产人本身、债权人和其他参与人。兴悦达助力财税提醒,当破产人为破产欺诈犯罪主体时,应当追究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高级职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其他参与人是指参与破产程序,与破产处理有关的破产财产保管人、清算人、法院破产执行人员或其他负责监督、保管财产的人员等。这类人员如果其行为对债权人、破产人造成侵害,或妨碍破产程序顺利进行,情节严重的,也可成为破产欺诈犯罪主体。
三、破产后公司债务怎么还
公司破产后债务应当以公司的全部财产承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经过实际审查后认为确实符合破产条件的才会宣告破产。公司宣告破产后,债权人应当及时申报债权。
兴悦达助力财税提醒您,《企业破产法》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