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股份金额和对公司的决策权。控股股东必须具备出资或持有股份影响较大的条件,出资占公司总资本的50%以上。
一、法人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
法人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
1.控股股东必须是大股东,但大股东不一定是控股股东。虽然实际控制人不是公司的股东,但实际上可以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其他安排来控制公司的行为。
2.控股股东是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总资本的50%以上或其持有的股份占有限公司总股本的50%以上的股东。
3.实际控制人可以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甚至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4.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要求,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终应追溯到自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最终控制人。
5.在实践中,公众投资者往往很容易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知道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很难区分。
6.实际控制人可以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甚至是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要求,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终应追溯到自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最终控制人。
二、法人代表与股东的区别
(一)法人代表与股东的区别
1、公司股东是指对股份公司债务负有限或无限责任,并凭持有股票享受股息和红利的自然人或法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则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
2、公司股东可以为一人,也可以为多人,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且仅有一人。
3、对于公司股东,法律未多加限制,公司股东既可以是法人(即其他公司)出资,也可以是自然人出资,也可以是自然人加法人,且即使是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也能够享有股东资格。而对于法定代表人,需要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法定代表人的产生还受到股东大会、公司章程等因素影响
4、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而对于法定代表人则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
5、公司股东具有:出资义务;参加股东会会议的义务;不干涉公司正常经营的义务;特定情形下的表决权禁行义务;不得滥用股东权利的义务。而法定代表人的义务来源主要为公司章程的规定,其所做出的行为视为法人的行为。
三、什么是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定代表人则是代表公司这一企业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公司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而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的是公司,其以公司的名义作出民事行为,并且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