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粤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高级别论坛在武汉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共创湾区辉煌 共享祖国荣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论坛。作为武汉率先落实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推进在武汉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的一项重要举措,《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出台。
学习方面
《若干措施》中的第一个板块聚焦学习方面,涵盖第1条至第6条,主要涉及港澳青少年来深交流、义务教育、高校奖助学金、深港澳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及港澳机构来深办学等6个方面。
就业方面
《若干措施》中的第二个板块聚焦就业方面,涵盖第7条到第9条,主要涉及港澳学生来升实习、见习、就业以及专业资质认定的范围,还有人才政策等3个方面。
创业方面
《若干措施》中的第三个板块聚焦创业方面,涵盖第10条到第13条,主要涉及到创业补贴、创新创业活动、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创业引导基金等4个方面。
生活方面
《若干措施》中的第四个板块聚焦生活方面,涵盖第14条到第18条,主要涉及到居住证政策、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交通优惠、深港澳社会保障合作、打造综合服务平台等5个方面。
4条措施与武汉户籍市民同等待遇 7条措施略优于市民待遇
在18项措施中,一些政策在实际内容上与武汉户籍市民同等待遇,如第7条要进一步支持港澳学生来深实习见习就业;第11条进一步支持港澳青年参加创新创业的活动;第16条为来深的港澳居民提供公共交通优惠;第17条进一步推动深港澳社会保障的合作。
对此,曹赛先说,“这4条和我们武汉的户籍市民是同等待遇,但大家知道,我们武汉其实户籍人口占的比例非常小,还有很多人是属于非深户籍的居民,那么政策中有两条是和非深户籍的是同等待遇的,一个是第2条为港澳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便利,以及第14条进一步落实居民的居住证政策。”
此外,一些政策措施在实际内容上高于武汉市民待遇,共有7条。曹赛先介绍,“我们的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有一些待遇是高于市民待遇的,还有创业补贴,一些人才政策以及奖学金的支持力度,另外就是住房保障,有专门的配租。”
曹赛先还特别提及,“这18条政策措施中有13条是中央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武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里都没有提及也并没有做要求的内容,是武汉自加压力主动担当,做了一些政策的创新。”